小班幼儿(3-4岁)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,他们活泼好动、好奇心旺盛,却缺乏系统的运动技能与团队协作经验。《3 -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明确指出,应保证幼儿每日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,通过趣味运动激发其探索欲,同时培养坚持性与自信心。基于此,我园精心策划了“小班体育嘉年华”主题活动,旨在以游戏化形式整合体能训练、社交互动与亲子陪伴,为幼儿打造一场充满欢笑的运动盛宴。(图1:活动现场布置的彩色气球与运动标识)


本次嘉年华设置了十余项贴合小班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,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,以下是人气最高的三大项目:
游戏规则:幼儿扮演“小兔子”,需跨过由软垫搭建的“小河”、跳过印有胡萝卜图案的呼啦圈,最终将“萝卜”(毛绒玩具)送回“家”。
现场亮点:孩子们踮起脚尖,双手举过头顶模仿兔子耳朵,嘴里喊着“蹦蹦跳”,眼神里满是专注。有的小朋友第一次尝试时摔坐在地,但在老师的鼓励下重新站起,最终成功完成任务,兴奋地拍着手欢呼:“我抓到萝卜啦!”(图2:小朋友模仿兔子跳跃的可爱瞬间)
游戏规则:全体幼儿围成圆圈,共同拉住直径5米的彩虹伞,听指令进行“波浪舞”“抛小球”等动作,考验默契度。
现场亮点:当老师喊“向上举!”,彩虹伞瞬间变成“彩色帐篷”,孩子们仰头大笑;当指令变为“向下压!”,大家齐心协力将伞面压向地面,仿佛在与“大怪兽”搏斗。过程中,个别幼儿因力气小跟不上节奏,同伴们会主动调整速度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团结就是力量”。
游戏规则:家长与幼儿组成搭档,依次完成“钻山洞”(拱形门)、“爬草地”(垫子)、“跳格子”(泡沫板)三项挑战,用时最短者获胜。
现场亮点:爸爸们弯腰护着孩子钻过拱门,妈妈们蹲在地上为孩子系鞋带,孩子们则紧紧抓住家长的手臂,生怕“掉队”。一位妈妈分享道:“平时工作忙,很少陪孩子疯跑,这次比赛让我们重新找回了童年的快乐,孩子也变得更依赖我了。”(图3:亲子组合完成障碍赛的温馨画面)
为确保活动安全且富有成效,老师们提前规划了分层指导策略:对于胆小的幼儿,安排性格开朗的小伙伴结对玩耍;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,适当增加难度(如提高障碍高度)。活动中,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平衡感、协调性等身体素质,更学会了“等待轮流”“互相帮助”等社交礼仪。
“豆豆平时连滑梯都不敢滑,今天居然主动要求再玩一次‘小兔跳跳’!”中一班王老师笑着说,“看到他克服恐惧的样子,我们真的很欣慰。”据统计,本次活动参与率达98%,孩子们平均每人参与了5 - 8个游戏,笑声贯穿全场。
活动结束后,我们通过问卷星收集了200余份家长反馈,其中95%的家长表示“非常满意”,并给出了暖心评价:
此外,不少家长提议将此类活动常态化,甚至自发组建了“家庭运动小组”,约定每周带孩子去公园开展类似游戏。
此次体育嘉年华的成功,为我们后续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。下一步,我们将:
小班体育嘉年华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游戏聚会,更是幼儿成长的“加速器”——他们在蹦跳中强壮体魄,在协作中学会包容,在亲子互动中感受温暖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“游戏为媒,运动为桥”,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尽情奔跑,绽放属于他们的童年光彩。
(注:文中配图均为活动现场实拍,可通过幼儿园公众号或班级群获取高清版本。)